A. 必要性: 經過現場勘查, 電涌保護器 一般的壽命在2年左右,很少頻繁更換。如果不經受雷電沖擊的情況下,壽命還會更長。下圖說明了我們經常遇到的MOV沖擊劣化實驗圖。 圖 壓敏電阻經受In沖擊后的劣化趨勢 一家 電涌保護器 生產企業,在兩年的時間同一款產品的外殼模具有可能更換,甚至創新改了外觀,需要更換時已經沒有同款式的模塊庫存。而且電涌保護器的看護和使
A. 必要性:
經過現場勘查,
電涌保護器一般的壽命在2年左右,很少頻繁更換。如果不經受雷電沖擊的情況下,壽命還會更長。下圖說明了我們經常遇到的MOV沖擊劣化實驗圖。

圖 壓敏電阻經受In沖擊后的劣化趨勢
一家
電涌保護器生產企業,在兩年的時間同一款產品的外殼模具有可能更換,甚至創新改了外觀,需要更換時已經沒有同款式的模塊庫存。而且電涌保護器的看護和使用人都不清楚插拔的概念,到檢測更換的時候,通常重新采購或由檢測者負責更換,購買新產品便是最便捷的方式。
只有在現場檢測時,插拔式電涌保護器可以拔下測試靜態參數,在未來,普及每年的防雷裝置巡檢的情況下,即檢即換,能夠體現插拔式的便捷優勢。
B. 可行性:
如果需要更換的電涌保護器是經過沖擊劣化的模塊,這種情況下,插拔接觸點灼燒嚴重,不容易拔下,即使拔下基座上的接觸點也由于高溫灼燒變形或充斥黑色積碳,在插入新的模塊,其間接觸電阻勢必增大,未來的閃絡飛弧更加嚴重。
相反,沒有灼燒容易拔下的模塊,又沒有經受沖擊劣化,壓敏電阻本身劣化壽命一至兩年,無需更換。
另一種情況,實際安裝電涌保護器的環境,有時沒有得到良好的保護,灰塵甚至油煙等經過長時間沉積,基座的表面介電強度狀態也不保證再次使用一個周期。
C. 設計上:
插拔式受接觸點小的缺點,通流量限制到40KA以下,開發40kA以上仍需使用一體式設計。插拔式開模結構復雜,裝配后反復調整。設計一體式殼內空間充足,可以配套許多附屬設施,如故障指示、遙信等,空間大還有利于隔熱、散熱。在更換方面,整體更換的經濟利潤高于模塊。

圖 插拔式在100kA電流沖擊下,由基座插拔點處炸開。
建議,在大通流如40kA以上的情況下,不要使用插拔式,意義不大而且容易出問題。
本文轉載自: 孫涌的優測實驗室 原標題:對插拔式的討論
安迅防雷m.tianhengk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