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弱電集成系統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人們在享受電子系統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受到其一旦損壞就帶來的巨大麻煩的困擾,實際中在增加電子系統的時候往往對防雷這方面考慮的不夠全面,后期改進的時候也只做到了安裝防雷器,沒有采取綜合防雷措施,一旦被感應雷侵入,造成的損失往往是很嚴重的,
一、雷擊對弱電設備的危害
雷電這種自然現象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什么措施能百分百防雷,雷電有不同形式的危害。對電子設備的損害還是主要體現在感應雷,當一個區域出現雷電,會在區域內電源線路、信號線路上形成浪涌,浪涌沿著線路侵入設備,擊壞設備內部元器件導致系統癱瘓。
二、弱電機房防雷措施
1、外部防雷
外部防雷是防直擊雷,主要是指建筑物主體的防雷,一般是防止建筑物或設施避免直擊雷危害而采取的防雷措施。它主要是通過接閃器(避雷網、避雷帶、避雷針等)利用引下線將雷電流引至接地體,將雷電流泄放到大地。按照《建筑物防雷規范》的要求,將雷電流引入大地時分散雷電流。現代建筑一般外部防雷的措施已經非常完善,在此就不再贅述。
2、內部防雷
在國際標準0EC 6131 2—1中描述的分區防雷的觀念已被證實是合理的、有效的。這個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在過電壓到達終端設備造成損害之前,逐級地減少它至無害的水平。由外到內,防雷分區 (LPZs)被定義如下:
LPZ 0A:在建筑物外部,不受外部保護裝置保護的區域。可能遭受直擊雷,對雷電磁脈沖沒有任何屏蔽防護。
LPZ 0B:在建筑物外部受外部防雷裝置保護的區域。對雷電磁脈)中沒有任何屏蔽防護。
LPZ 1:建筑物內部區域。有小部分雷電能量進入的可能性。
LPZ 2:建筑物內部區域。有低的浪涌過電壓進入的可能性。
LPZ 3:建筑物(也可能是設備的金屬外殼)內部區域。沒有雷電磁脈沖產生的干擾,也沒有浪涌過電壓。
由此可見,防雷保護由外到內進行多級保護,0區為直擊雷區域,最危險,由外部防雷系統進行保護,越到建筑物內部則越安全,受損害的機會越小。因此我們在線路由一個分區進入到另一個分區的地方安裝浪涌抑制器,按照不同分區的具體要求安裝相應等級的防雷器。
多級分級(類)保護原則:即根據電氣、微電子設備的不同功能、不同受保護程序和所屬保護層確定保護要點作分類保護;根據雷龜和操作瞬間過電壓危害的可能通道從電源線到數據遵信線路都應做多級層保護。
(1)電源部分防護
雷電流大部分都是通過電源線路侵入的,我國《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 2000年版)3.3.8.5提出:在電氣接地裝置與防雷的接地裝置共用或相連的情況下,當低壓電源線路用全長電纜或架空線換電纜引入時,宜在電源引入的總配電柜處裝設防雷器。隨著人們對雷電的認識,現在建筑物的總電源進線處一般都安裝有防雷器,作為一級防護,但是電源線路只做一級防雷是很難滿足的,必須進行多級防雷。弱電機房的電源防雷保護一般做三級:1、在電源進線總配電柜出安裝一級防雷器,比如安迅的三相電源防雷器AM80A,最大放電電流80KA,作為整個大樓的一級防雷保護;2、在機房配電柜安裝單相電源防雷器,型號AM60C,最大放電電流60KA,作為機房的第二級防雷保護;3、在機房重要設備(服務器、交換機、控制主機等)前配備防雷插座,型號AM10-5,作為弱電機房最后一級防雷保護,降低殘壓,將雷電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