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閃器介紹 防雷產品中接閃器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它是防直擊雷的,防雷針是最早的接閃器,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成熟的防直擊雷裝置。防雷帶、防雷網、防雷線是防雷針的變形,其
防雷產品中接閃器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它是防直擊雷的,防雷針是最早的接閃器,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成熟的防直擊雷裝置。防雷帶、防雷網、防雷線是防雷針的變形,其接閃原理是一致的。對防雷針的接閃原理的認識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現在的滾球法比較全面地解釋了接閃器吸引雷電的各種現象,被國內外標準所采納。滾球法理論認為:
1、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如圖所示:半徑為R 的球與接閃器和地面相切繞接閃器滾動一周所形成的陰影區域即為接閃器的保護范圍。R 根據不同的防雷類別分別選為30米、45米、60米。
2、在保護范圍內并不是沒有雷擊,只是雷擊能量較小,滾球半徑R 越小,進入保護范圍的雷擊能量也越小,也就是說接閃器的防雷效果越好。
3、接閃器并非越高越好,超過60米的接閃器在技術上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理論上任何良好接地的金屬物體都可以作為接閃器,因此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接閃器的外形提出了要求,希望能與漂亮的現代建筑協調,出現了一些形狀各異,五彩繽紛的接閃器,但其防雷原理并沒有改變。
由于傳統
接閃器并沒有消除雷擊,而只是將雷電流引向自身,這樣會帶來地電位升高、側擊、雷電流電磁干擾等,雖然能采用其它技術手段解決,但人們總希望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產品,聲稱在進一步控制雷電方面取得了成果。
二、其他接閃器替代產品
1、消雷器
消雷器是國內近年來有非常大影響的防雷產品。它是希望改變接閃器的材料和形狀來產生電流綜合雷云中的電荷,讓雷云在消雷器的保護范圍內無法建立起接閃所需的場強,以達到消雷的目的。由于消雷器所聲稱的效果完全滿足了人們所希望的防雷效果,因此一段時間內消雷器風靡國內市場。后來國內許多專家提出異議,認為消雷器的原理在技術上無法實現,并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提出了大量例證,市售消雷器并不能真正消雷。由于兩派觀點都有國內知名防雷專家支持,所以消雷器在國內防雷學術界引起極大的爭論,遺憾的是最后這些爭論發展到超出了學術范疇,認為是專家的道德問題,有的居然提到了偽科學問題。結果誰也沒被說服,爭論最后以行政命令禁用消雷器而告終。在消雷器的繁榮時期,許多廠家也提供與消雷器相似原理的接閃器,名目繁多,有導體消雷器、半導體消雷器、大幅度降低接閃電流的特殊防雷針等。在各部發文禁用消雷器后,這些產品也銷聲匿跡,或改頭換面。
2、特殊防雷針
還有一些防雷針承認自己接閃雷電,但其保護范圍特別大,而且不會因為加裝了防雷針而增大雷擊概率。這一類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不大,沒多少人去深究其技術原理的可行性。但在標準中規定任何接閃器都只能按滾球法校核保護范圍。
3、引下線
一些廠家不在接閃器上作文章,卻在引下線上采取措施,他們認為接閃器接閃時大量的雷電流通過引下線入地,會在周圍的導體中產生感應雷,因此推出有屏蔽作用的引下線。必須指出:感應雷主要是由雷云的靜電感應引起的,只屏蔽引下線作用并不大,而是要加強所有導線的屏蔽效果,才能削弱感應雷。
其實,在國標《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中,對金屬引下線的規定就已采取了降低引下線電磁干擾的措施,如多根引下線的分流作用,均勻對稱的布置在建筑物四周可相互抵消內部電磁場,利用建筑物的鋼筋框架這個很好的屏蔽籠(法拉第籠)接閃引下雷電流等。因此,普通金屬引下線的方法在技術經濟上都是可行的。
總結:接閃器是防雷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防雷產品,但在設計安裝的時候不能盲目跟風,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接閃器。